2025年力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2025年4月25-26日,“2025年力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

       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上海市力学学会主办,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力工学院分中心、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江进武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力学与实践》期刊社协办。天津大学、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长沙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基层党支部书记、专家学者,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力工学院副院长任重主持。

       大会伊始,上海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卢东强代表学会致辞。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介绍了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情况。学校构建了“1234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贯穿的,多层次、全学段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力工学院党委书记吴铭代表承办单位向莅临会议的专家教授表达了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他指出,力学学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扬钱伟长先生科学家教育家精神,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党建引领与实践探索,期待与会专家为学科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主题报告环节上,13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报告。兰州大学张兴义教授以《党建引领党旗擎,力之大道耀初心—兰州大学力学教工支部工作汇报》为题,生动展示了力学教工支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大连理工大学叶宏飞教授系统介绍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力学教学中的有效路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祝捷教授在《穷理致用,循至达之道;明德力行,育栋梁之才》报告中分享了通过抓实党建业务融合“三点”推进课程育人的创新举措,致力于实现高质量教学和个性化培养。

       长沙理工大学彭旭龙教授聚焦基础力学课程思政,深入探讨了“元素·路径·师资”三元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天津大学王炜教授以“动量矩定理项目制”为案例,论证“知行合一”教学理念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河南理工大学王钦亭教授详细介绍了基础力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并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敬副教授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北航、力学系及其支部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北京理工大学万超副教授作题为《从基于案例教学的<理论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报告,着重以课程为基础,以案例牵引科创实践,多层次提升育人效果;同济大学温建明副教授作题为《党建引领的基础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报告,分享课堂-课外全方位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课堂三维融合、课外知行合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曾凡林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唐静静教授分别介绍了在教学设计中合理挖掘和多维度融入思政元素的创新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倪向贵高级工程师另辟蹊径,展示了力学科普中思政元素的巧妙设计;西安交通大学刘冉博士在《基础力学实验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中强调实验课堂的育人功能,为基础力学实验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始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于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深度融合,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力学专业人才的重要路径。

        在党建专题研讨会上,高校党支部书记、专家学者围绕党建 “双创”、“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样板党支部建设、“强国行”专项行动等开展深入交流。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及省市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支部书记、党员代表,纷纷从 “党建工作是中心工作” 理念出发,分享党建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融合经验与成果,展现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在校党委关心指导下,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入选第四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4年12月,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入选上海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团队围绕“七个有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主动融入院系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在有组织的科研、立德树人等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与会专家参观钱伟长纪念馆和上海大学校史馆

(原稿来自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0 All Rights 上海市力学学会 邮编:200020

沪ICP备20014586号-1 | 联系我们

Baidu
map